導演孟亮:站在觀眾的角度講故事 有情感見時代
根據相關收視數據顯示,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電視劇CVB歷史收視率TOP10依次為:《狂飆》、《虎膽巍城》、《我最愛的家人》、《向風而行》、《人世間》、《媽媽在等你》、《代號·山豹》、《親愛的孩子們》、《情滿九道彎》、《遠方的山楂樹》,以上十部作品中有三部:《媽媽在等你》、《親愛的孩子們》、《遠方的山楂樹》均由自孟亮導演執(zhí)導,另外,依然由孟亮導演執(zhí)導的作品《燦爛的季節(jié)》也進入央視了八套黃金檔播出CVB歷史收視率TOP20。
作為一直深耕于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孟亮導演來說,無論是被貼上“年代劇專業(yè)戶”的標簽,還是曾經在央視一年之內上演過“帽子戲法”,為何能夠如此高產、高質、高頻熱播?
據孟亮導演表示,除了運氣好、平臺好、發(fā)行好之外,其實,是因為隨著2018年改革開放40周年、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兩大重要時間節(jié)點接踵而至,由于明顯的歷史跨度,社會經濟發(fā)生的巨大變化,很多故事也更容易迸發(fā)出來,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創(chuàng)作內容掀起高潮。孟亮導演希望觀眾通過劇集作品,深刻感受轉型期階段中國經濟的發(fā)展和社會的狀態(tài),進一步了解現實主義劇集作品該有的樣子。
與時代情緒同頻 喚起集體記憶
具有時代特點的現實主義劇作內容,之所以能夠吸引孟亮導演的原因,是因為他對那個時期所經歷的過往、發(fā)生的特殊歷史事件有著豐富的感受,善于對當時歷史時期人物的三觀進行總結,憑著自己的回憶和記憶進行劇集創(chuàng)作。孟亮導演認為,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故事內容、視覺影像作為文化記憶的重要媒介,表達著不同時代對社會價值的追求,劇集中不同年代影像的展現,令觀眾內心產生波動,關鍵是源于那些能夠喚起群體記憶中的真情實感。
在傳播方式不同的時代,集體記憶的構建者也不盡相同。通過孟亮導演之前執(zhí)導過的劇集作品《丁大命》、《愛在青山綠水間》
《遠方的山楂樹》、《媽媽在等你》、《我和我的三個姐姐》、《親愛的孩子們》、《燦爛的季節(jié)》以及今年3月份殺青的《陌上又花開》等,我們能夠發(fā)現,孟亮導演在其創(chuàng)作過程中是以大時代為背景,恢弘的格局加上改革的浪潮,通過大時代變遷和小人物成長的
同頻共振,直觀呈現出中國各個時期的發(fā)展格局和巨大成就。除此之外,孟亮導演更注重在不同歷史時期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人與時代的關系。畢竟人類的情感是互通的,通過相關資料和學習去理解人物,將情感故事進行精準到位的剖析,適度疊加新的元素,對現實主義題材劇集作出新表達、呈現新的氣象。
那么,隨著近幾年年代劇在劇集市場的噴井式涌現,“年代劇迎來了“年輕化”并正在向”時代劇“大躍升,如何保持旺盛的創(chuàng)作激情和創(chuàng)造力在當下劇集市場突圍?孟亮導演有著自己的創(chuàng)作理念。
首先,在孟亮導演看來,能夠實現愛好與事業(yè)并存是一件很幸運的事,所有的付出與成果都源于對這份事業(yè)的熱愛。其次,始終秉承著“站在觀眾的角度講故事,站在創(chuàng)作者的角度,讓故事更好看。”的創(chuàng)作理念,“少一點討好,多一些挑戰(zhàn)”。美,不是只有一種標準,不斷的追求陌生化。把習以為常的生活,以不尋常的方式呈現出來,才是作品走向藝術的關鍵。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